历史上的龙是否真实存在有三个观点提出
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含义和地位,中国人把自己称为“龙的传人”,在很多历史古籍中都有龙的记载,《左传》中曾记载“伏羲氏时,有龙呈祥,因而以龙纪事,创立文字”。在《易坤》中曾记载“龙战于野,其血玄黄。”《礼记》中曾记载“鳞凤鱼龙,谓之四灵”。
关于龙是否存在这个问题自古以来就争辩不休。在很多人看来,这么多“坠龙”事件的发生说明龙是真实存在的一种动物,但其实并不是这样,龙的存在缺乏科学性,“坠龙”事件的发生只是因为世界上存在很多与传说中的龙相似的动物。
龙只不过是人们对于超自然力量崇拜而产生的一种精神图腾,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这只是原始社会中人们对和平美好生活向往的一种具体体现。
十二生肖说存在漏洞
很多人认为龙是真实存在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十二生肖中的其他动物都是真实存在的,根据这个规律人们推断龙也是真实存在的。这个观点可谓是大错特错。
十二生肖在诞生之初,并不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十二生肖的,根据秦代墓葬中所出土的竹简《日书》记载,当时的十二生肖中“辰”对应的神兽并不是龙,也不是其他动物,而是“盗者男子”。除此以外,其他动物的对应和我们现在也有着极大的不同,“午马”变成了“午鹿”,“未羊”变成了“未马”等。
整理文献记载,我们可以发现在汉朝以前十二生肖“辰”对应大多是“虫”,这种虫指的是长满鳞片的“鳞虫”也就是鱼类和爬行类的动物。到了东汉才有了龙这一说法,或许是因为在传说中龙是“鳞虫之长”。
由此可见,龙这种动物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十二生肖当中的,十二生肖也不是一下就形成的,通过十二生肖来推断龙这种动物的存在是十分不科学的。
各时代记载存在差异
关于龙的形态能力,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记载,这是虚拟事物记载的典型特征,这些虚拟事物中的各路神仙就是这样,在不同的文化当中,这些神仙的法力、关系都有着极大的差异。
在出土的文物以及流传下来的文献图画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些差异,从出土的商朝龙形玉佩我们可以看出商代人们认为龙是一个半圆形,没有脚身有花纹的形态。到了秦汉时期,龙的形象变成了蛇和蜥蜴的混合。直到明清才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中国龙形象。
龙的形象演变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远古社会的人来说,河流是生命的源泉,河流本身蕴含着神秘的力量,因此河里的鳄鱼或者是其他大型爬行动物是很容易受到崇拜的,因为很难到水底探知究竟,所以先民们往往会对水底的动物产生各种联想。
之后随着各部落之间的征战内陆文明与海洋文明,草原文明与高山文明相互融合,人们对于爬行动物的形象也有了进一步的融合在这一阶段,人们对龙形象的认知是趋于一致的,大多都是大蛇的形象。后来龙被赋予了皇帝的意义,就开始被官方进行创造加工,慢慢的演变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中国龙的样子。
龙的存在缺乏生物合理性
在古代传说中龙可以呼风唤雨,腾云驾雾,但用科学的眼光来看,这种生物显然是不可能存在的。在古代人们对于动物的认知并不像我们如今这样完善,很容易将其他动物误认为是传说中的龙。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传说中的龙角长得像鹿,眼睛长得又像兔,脖子长得像蛇,爪长得像鹰,掌长得像老虎,耳朵长得像牛这种动物实在是存在太多不合理的生物结构和搭配了,在自然界是很难存活的。
那么古代的“遇龙”事件又该如何解释呢?这应该都是古人的主观想象了,就像郑和下西洋时碰见长颈鹿误认为麒麟一样。人们在陆地上碰见的龙,应该是蟒蛇一类的动物。海上遇到的龙,很可能是鳄鱼或者是帝王鱼之类的大型鱼类。至于天上看到的龙,很可能是某种气候原因造成的气候现象。
神龙只是古代鲜明的一个美好想象,是先民们在无法战胜自然灾害的环境中的一个美好寄托。虽然神龙蕴含着中国人民的美好想象,但用科学的眼光来看神龙这种动物显然是不存在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1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