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敬致书法艺术
点击蓝字
品鉴艺术
艺术
品鉴
作者:程义伟
王敬致,年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市。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鲁迅美术学院教授、书法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沈阳市女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文化部、教育部特聘中国关心下一代工程委员会书法部分评审委员。
王敬致书法
王敬致是我尊敬的女书法家,她是一个非常本色的人,生活环境的好坏,没有影响到她的所为与所不为。她自爱、自尊、自信、永远是不变的自我。
王敬致书法
近几十年来,书法界出现很多“著名女书法家”,多少让人感到有点虚浮。参加所谓展览,并不能为这“著名”增添什么,王敬致远离书法展览,也许人们识得她作品真正的美质,从而发现她作为书法家的价值。我认为,唯王敬致,仍跃马揽辔,以奔逸沉雄的豪情,冲夷高旷的气度书写作品,她独步于当代书法界,令后学心神驰荡,虽不能至却心向往之。
王敬致书法
王敬致最大特点是继承了“私淑”。“私淑”一词有两个基本要义:一是学习者未能受业仍尊之为师,二是潜心研习,学有所成且能承传乃师学术。其实,“粉丝”与“私淑”有相近之意,但远不具备“私淑”一词丰富深邃的文化内涵。
米芾书法
自“二王”成为正统后,“二王”一脉的书风几乎主导了其身后的整个书法史,后继者以此为法乳,又依凭各人的努力和禀赋,成就了一座又一座高峰。毫无疑问,“二王”成为了后代书法研习者最重要的“私淑”对象。宋代大书法家米芾是王敬致“私淑”对象,王敬致研习米芾贴五十多年,她专程到安徽省无为县米芾拜石处寻觅米芾的魂灵。王敬致研究米芾,不仅临他的字,看他的书论,而且广泛阅读古往今来人们对米芾的评论。所以,王敬致把米芾书法精髓学到了家,即提按顿挫,点画锋势劲利,结体左右摇曳。
米芾书法
王敬致的书法洋溢着浓郁的刚健凝重气息,看她的书法作品,绝对想象不到是女书法家所作,其字体神气贯注,笔笔运转自如,提按有力,结字跌宕多变,既表现了持久不懈的力量,又包孕着锐不可挡的爆发力,令人过目难忘。
王敬致在安徽无为县米芾拜石处书写作品,上图右为李荣光先生弹琴
王敬致的书法,独树一帜,颇为世重。其书法风格是这个时代的社会状况、精神文化、心理气质、艺术能力等等因素的综合表现和自然流露。其字体雄强奔突,字态奇矫。康有为有书法一联:“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王敬致的书法就有这样的视觉效果。同时,她的书法极具淡丽简净之美,生面别开,从不同层面形象化地展示了这位女书法家具有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意蕴,从而开拓出一种艺术审美的新境界。
王敬致书法
王敬致以独有的颇具个性色彩的书法表现出一个时代的精神风骨。从她的书法中,人们可以明显地感悟到她的心画印迹,她的书法达到了人格、修养、感情以及技巧的浑然一体,实现了线条墨韵的生命化。作为文人书法家的王敬致,似乎没有像社会已经成“大名”的书法家那样致力于外场气势的营造,也没有在浮躁的社会里搭建人际关系网,只凭借着心灵内蕴的丰实与深邃所凝结起的沉雄苍劲的书法,给观众以强烈的感染。
王敬致书法
王敬致常年临习《苕溪诗帖》《箧中帖》《研山铭》《多景楼诗》《蜀素帖》等。王敬致书法完全继承了米芾书法风格,跌宕奇肆。古人评论米芾以马来形容,宋苏轼说“风樯阵马”,朱熹说“天马脱缰,追风逐电”,宋高宗说“沉著痛快,如乘骏马,进退裕如,无不当人意……。”桀骜不驯的骏马特征就是米芾书法的特征,也是米颠形象的特征。我认为,这样的评语完全适用于王敬致书法风格。
本文作者程义伟(右)与李荣光(中)、王敬致伉俪在安徽当涂李白墓前
王敬致在书法传承上有筚路蓝缕之功。她秉持前贤的薪火,延续千年的米芾书法艺术,在这方面,王敬致就是私淑传统最重要的弘扬者。
本文作者程义伟(左)与王敬致先生进行交流
文章作者简介
程义伟,辽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原所长,辽宁社会科学院美术研究中心原主任。曾著《沈阳当代美术史》《辽宁当代美术史》《韦尔申油画创作研究》《辽海文化镜像——辽宁当代文学美术研究》《辽宁文化艺术形态与精神重构——以宋惠民、韦尔申、白国文为例》《周卫油画创作研究》《黑土画魂——白国文的艺术与人生》《李连志艺术创作研究》《江山琴操——李荣光王敬致文化行旅》《张成思美术创作研究》《幺喜龙论——从文化角度考察》《幺喜龙书法艺术研究》等。编著《又见大唐——唐代文化艺术研究》。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若侵权,请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感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2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