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斗废太子,双汇成屠夫星空财富
作者/星空下的锅包肉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小鱼
最近,双汇发展()的母公司万洲国际()一纸“废太子”公告把自己送上了热搜。公告显示,万洪建先生被免去公司董事、执行董事、副总裁职务。免职理由是对公司财物作出不当攻击行为,或许是打碎了一个杯子(笑)?
这个万洪建也许大家不熟悉,但双汇应该都知道。双汇掌门人万隆有两个儿子,长子就是刚被万洲国际免职的万洪建,次子早前也已进入双汇发展的核心管理层。万隆已经年过八旬,二代们纷纷被委以重任,也是在为权杖交接做准备。但是目前看来长子宫斗失利,接班人最终花落谁家,依然扑朔迷离。
双汇内部争斗热火朝天,外部发展却正在遭遇寒冬。
春节过后,猪肉价格直线下滑,整个猪肉概念板块跌去了三分之一。双汇也不能幸免。相比去年9月的高峰,如今双汇股价已经腰斩,市值缩水千亿。
但让人难以理解的是,猪肉降价对“面粉肠”会有这么大冲击么?
其实双汇第一大主业已经变成屠宰业务。肉价下滑确实会影响屠宰收入,但是生猪价格下滑,同样降低了成本。猪周期上行期,生猪养殖行业会挤占屠宰业的利润。这样看来,猪价下行,反倒是屠宰业利好。
若非猪周期影响,又是什么原因导致双汇营收净利增速放缓,甚至负增长?
不过双汇即便腰斩,市值仍有千亿,在肉制品赛道稳居龙头。资本市场第二名龙大肉食(),市值只有百亿。绝对差距面前,龙大还有机会吗?
一.选择是一个轮回
双汇盈利增速放缓,直接原因是屠宰业务规模扩大。而扩大屠宰业务,根本原因是肉制品销量承压。
双汇前身可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当时只是一个连年亏损的国营肉联厂。直到年万隆任厂长,才扭亏为盈,逐步壮大。而这位万隆就是现在双汇的掌门人。
肉联厂靠肉类出口为生,后因苏联解体,万老板果断转型,搞起了肉食加工,并且靠价格战打败了当时的火腿肠之父春都。后来肉联厂改名双汇,管理层联合外资投行将其收购,双汇变成了民企。其后十几年,双汇的业务都以火腿肠等肉制品为主,称霸市场。
但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受到电商、外卖、零食多样化等因素冲击,泡面都不再是不做饭的首选,泡面伴侣的日子又怎么会好过。双汇肉制品近五年的销量,几乎没有变化。或许能维持现状,已经是不错的成绩了。
所以近年来,屠宰业务又重新成为双汇主业,营收占比逐年增加,年已达56%。双汇的经营重心从肉制品转移到屠宰业务,虽不能说是倒退,但也确实是迫不得已。
屠宰业务其实是不太容易赚钱的行业。年双汇肉制品毛利率30.54%,而屠宰业务只有7.17%。随着屠宰业务占比继续扩大,双汇的盈利能力必然会进一步下滑。
-年营收占比(左,图片来源华安证券)-综合毛利率(右,图片来源同花顺)
二.成长是一点点积累
屠宰业务虽赚钱不易,但已成为双汇未来的业绩支点。好在,依赖多年的布局,双汇也已成为这一细分市场的领头猪,远超年起步的龙大。
1.产业链优势
纵向来看,其实龙大的产业链更长。从生猪养殖、到屠宰、到加工都有布局。而双汇从肉制品加工,蔓延到了屠宰,最近刚有养猪的计划。
不过横向比较,双汇兜兜转转几十年,加工和屠宰业务都已成一定规模。而龙大的生猪养殖和肉制品加工才刚起步,也就聊胜于无。
双汇屠宰和加工业务相辅相成。根据双汇年营收内部抵消数据推算,约13.72%的屠宰收入来自内销。折算成销量,约18.9万吨产品直接可以内部消化。龙大全年销量才50万吨,双汇仅内销量就超过了龙大的三分之一。
另外屠宰过程中产生的碎膘、碎肉等边角料,也可以直接加工成为肉制品。少则几万吨,多则十几万吨。
2.品牌渠道优势
双汇屠宰肉或许没有太大的知名度,但是双汇火腿肠,凭借一个爆款王中王,就让双汇这个品牌无人不知。
品牌效应下,双汇的渠道铺设相对更容易。双汇在全国有万+销售网点,终端覆盖率超80%。其中40%收入来自特约店,即只卖双汇产品的店铺。双汇也为经销渠道建设了相对完善的配套体系,全国建了19个屠宰场,配备上万辆冷藏和运输车,在大部分省份都能够实现朝发夕至。
资料来源:华安证券研报相较于拥有6个屠宰场的龙大,双汇已经遥遥领先。
3.风险对冲优势
双汇背后的万老板,还曾在年干过一件大事。用双汇母公司万洲国际,举债70亿美元收购了美国最大的猪肉食品企业史密斯菲尔德(以下简称S)。如果说双汇在产业链布局上,差了生猪养殖这一环,那收购S,一定程度算弥补了。
更重要的是,远在美国的猪,可以对冲掉国内猪周期价格波动的风险。
来看两组数据:
年屠宰量锐减46%,但销量其实没差那么多。说明国内猪价上涨,双汇大幅减少了国内屠宰量,而差额都用进口补足。
年中国猪价是美国的三倍多,双汇通过进口,控住了成本。下图(右)对比了近五年龙大、双汇的单位成本和售价,可以看到双汇的平均成本历来是高于龙大的,但是年,猪价上涨,龙大成本直线上升反超双汇。
数据来源:万洲国际、龙大、双汇年报右图中龙大销量数据取屠宰+肉制品销量之和,真实数据应比图示略高
生猪是一个自然风险很高的行业。不管是猪周期还是非洲猪瘟,都会对猪企造成致命影响。龙大也在有意识做风险对冲。近两年,进口贸易业务占比达20%以上。这项业务毛利率1.15%,看净利率很可能是赔钱的。而龙大之所以还要做,就是为了以防万一,只是从结果来看,年似乎还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
三.岁月是一把双刃剑
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双汇已经在屠宰业务领域建成了一定的壁垒。但是从成长性来看,并不乐观。不仅肉制品销量承压,屠宰业务销量也呈现出稳中下滑趋势。
双汇已经覆盖终端80%,想要进一步扩张,确实很难。而身处万亿的猪肉市场赛道,营收却增长乏力,主要是因为,现在大家买肉,尤其是鲜肉,根本没有什么品牌意识。市场高度分散,前五大品牌市占率加起来还不到7%。
不过近两年有一个热词,消费升级,几乎适用任何一个行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食品安全的追求越来越高,但其实并不知道如何分辨。所以未来,对食品安全的追逐,很可能会演变成对品牌的追逐。长远来看,品牌价值,才是双汇生存和发展的希望。
而至于龙大,这个公司相对年轻,发展的路子也年轻。在刚刚起步的肉制品领域,主打预制菜。在屠宰业务领域,研究了一个精加工。解释一下,所谓预制菜就是半成品或成品。而精加工就是根据客户要求,切丁切丝切片剁肉馅等。
龙大确实把懒人文化贯彻到实处了。一切发明创造都是懒人催生出来的,未来也确实是服务懒人的社会。龙大的想法很先进,资本市场对预制菜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4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