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蓝料珐琅彩执壶鹰击长空竹均楼
本期介绍的清乾隆蓝料珐琅彩执壶是我朋友的收藏,这件瓷器只怕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乾隆蓝料珐琅彩。一点不输于雍正最顶级的珐琅瓷。
秀图,正反各一张。执壶非常小,掌心手把壶,但是画工一流。壶把、壶流用瓷塑螭龙装饰,高贵异常。壶高9.5厘米,壶身最大直径也只有约9.5厘米。是一个真正的掌心手把壶,小巧玲珑却不失大气端庄。冷兵器收藏圈有一句话“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是说体积小的兵器更麻烦。瓷器也一样,体积大的瓷器烧制不容易,但是绘画简单多了。小器型瓷器绘画难度很大,基本上也是“一寸短一寸险”。如此小的执壶上画出如此精美的画片,这是古代大师们的巅峰艺术。
取画片一小块截图看看,上面是山石松树的局部截图,画面小于一元硬币,下面是截图再放大,放的太大,已经不清楚了,能看出来松针都是一根根仔仔细细的画出来。了解珐琅彩的藏友都知道,珐琅彩料粘连性非常强,难以运笔,越是短小的笔画,越是需要精湛的书画功底。所以所有的珐琅彩都是在北京皇宫烧制,而不是在景德镇由窑工绘制烧造。也正是因为珐琅彩太难以运笔,才在这个基础上创造出容易绘画的粉彩。
右下壶盖的画片在“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的景色中有一背靠山石的小屋,屋前是泉眼无声、树阴照水。如此美景,欧阳醉翁到此也会再次说出“在乎山水之间也”。上面是壶内,一看釉面细腻润泽,二是壶内能看到的蓝料图案影子,说明瓷胎非常薄,典型的雍正胎。左下是壶内壶流的孔,收藏紫砂壶的朋友都知道,道光之前的壶都是单孔壶流。到道光出现五孔七孔壶流。清代到乾隆时期,八旗子弟基本上被养废了,没有了先祖作为草原民族的彪悍和血性,彼此之间好荣华、好攀比。单孔壶往杯子里注水的时候,经常能随水柱流出少量茶叶叶片,每到此时八旗子弟喜欢聚在一起斗茶,看看谁的茶好。到了道光,国力大大下降,八旗子弟穷的也不少,多孔壶流出现,因为倒不出茶叶,避免茶不好被嘲笑。所以,收藏特别讲究时代特征。现在市场上有九孔七孔,九孔壶是晚清民国以后出现的。我更喜欢单孔壶,好清洗。
我们看看诗书印
诗文还是“树接南山近,烟含北渚遥”,左边阴刻“山高”、阳刻“水长”,右边“君如”款,君子如玉啊,珐琅彩款都是用胭脂红写的,君如款有点流釉现象,诗文还是雍正的诗,不知道这是不是乾隆不喜欢珐琅彩的原因之一。戴临在“揣测上意”这一块做的比唐英差远了。不过,戴临的隶书写的真好。这把壶最有特色的是壶把和壶流。螭龙装饰在手把壶上并不多见。
两件比对一下高下立见。上面瓷塑端庄大气规整,下面这件太粗糙,即使有青花绘画配合瓷塑还是难以辨认。这件是拍品,上一期龙纹青花中我们提到过,这就是早期乾隆和晚期乾隆瓷器的区别。最后欣赏一下壶流和底足。
款是标准的乾隆楷书四字款,修胎干净利落,一点没有民窑的拖泥带水,火石红自然溢出。壶流也是螭龙口,这在瓷器中很少,等级很高,只有皇家能用。跟兵器不一样,冷兵器中龙吞锤龙吞锏比较多,刀剑比较少,
贴两张欣赏一下吧。
这个是龙吞锏,我一个玩冷兵器朋友的收藏,刚才跟他要图片。先给我第一句话“你要这个干嘛?”,再给我第二句话“这个不卖”。简直无语极了,这还是朋友吗?
这个是龙吞锤,另一个藏友的收藏,听朋友介绍这样的锤一般比较小,属于“袖锤”,看图片确实不大。
本期结束了,下期继续乾隆系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4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