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玉石龙出土于农安县左家山遗址,你

提起中华第一玉石龙,人们都知道它现藏于国家博物馆,但很少有人了解它的出土地——农安县左家山遗址。

连绵起伏的左家山,如同一条横卧在农安大地上的土龙,由西向东,蜿蜒百余里,在当年有名的祥州(今万金塔乡)入滨而设。同源远流长的松花江,翘首相望,遥向互应。为广袤的农安大地勾勒出一幅独特的平原地貌景象。它不仅铭记着远古的沧桑之变,而且蕴含着悠久的文化知识。考古学家称连绵起伏的左家山,为新石器时代的重要遣址,对研究农安与农安的历史,有很高的考察价值。

据史书记载:年春,吉林大学考古专业师生对遗址进行首次发掘,发掘处17个,发掘面积平方米。发掘认定,这个遗址位于城郊乡两家子村高家屯西南米处。西南距县城4公里,南距伊通河50米左右。地处伊通河北岸二级台地,地表高出河水面20米,东、西、南三面遭严重自然冲刷。保存面积南北宽30米,东西长40米。遗址南面西临河,北靠平野,利于渔猎,适宜农耕,是古代人类理想的居住场所。

地表遗物不多,在冲沟和明水冲刷的断崖上,散见的有陶器、人牙、人骨、蚌壳和猪、鹿、羊、鱼骨,以及少最石器。斷崖剖面有若干个灰坑遗迹,含有大最银白色蚌壳。发掘后,采集的陶器标本有筒形罐、侈口罐、钵和碗等陶片。石器有河卵石砸击器1件,细纱岩磨制石器1件。骨器有兽骨制的镞、锥各1件。还有夹蚌砂质黑陶和沉制褐陶残片。考古学家们,根据遣址层位关系和器物类型学分析。全部文化遗存分为四期:第一期出土的陶器以砂质灰褐陶为主,夹蚌黄陶较少,黑、红陶极少。纹饰多为平行条带或阶梯状条带。器形主要为简形罐,鼓腹罐和少量钵。第二期出土陶器质地、纹饰和器形,大部分与第一期出土相似。第三期出土陶器中,砂贡灰褐陶和夹蚌黄褐陶比例,大体相当。第四期出土陶器多数为夹蚌黄褐陶。纹饰以人字纹、三角形内填斜平行线网格纹和斜增行线为主,器形主要为筒形罐、斜口器和钵。遗址还发掘有椭圆形烧土遗址2处,边上有灰塔、蚌壳,四周有圆形柱洞。在遗址下层出土的还有石灰岩琢制雕刻的石龙1件,对研究龙的起源与演变有重要意义。

考古学家们认为,左家山新时石器时代遗址一至四期距今一0年之间。中华第一玉石龙根据其共同出土的器物判断,以及层位关系判断,可以准确的界定在6——年前。

农安县左家山遗址和百余座处的古城遗址、古建筑遗址,会同先后出土的数以万计的文物,又构成了一幅以连绵起伏的左家山为中心的波澜壮阔的绚丽多彩的古生物圈和古文化圈。圈中龙与龙的文化底蕴浓厚,让栖居、生活在这片古老而又神奇土地上的农安人,传承龙的精神,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图片来源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544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