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通三教,尊为儒师道祖,赢得华山,原

崇龛不只有中国最美油菜花海,还有千亩大马士革玫瑰花海,还有亩荷花,还有万亩红高粱和千亩向日葵,还有陈抟。

去崇龛,就是为了瞻仰儒道二家并称的老祖,地仙陈抟。

提到太极,大家是不是就想起张三丰?但是,大家熟悉的太极图就是陈抟第一个绘制的。

最初听到陈抟的故事,是小时候爷爷讲的:宋太祖与陈抟下棋,输了华山。

相传宋太祖在称帝之前来到华山,与老祖陈抟下棋,相约宋太祖赢了,就不用付钱,如果输了,就付一文钱。结果,宋太祖连输三局,连连身上一文钱也无。于是陈抟让宋太祖写下契约,将华山让给陈抟。当时宋太祖还是并不知道自己日后会当皇帝,就随手写了契约。

再后来,看水浒开篇时,陈抟又出场了:“那时西岳华山有个陈抟处士,是个道高有德之人,能辨风云气色。一日,骑驴下山,向那华阴道中正行之间,听得路上客人传说:‘如今东京柴世宗让位与赵检点登基。’那陈抟先生听得,心中欢喜,以手加额,在驴背上大笑,颠下驴来。人问其故。那先生道:天下从此定矣!正乃上合天心,下合地理,中合人和。”

陈抟的祖籍一直有争议,河南鹿邑,洛阳,安徽亳州,重庆奉节都说自己才是陈抟故里,还建有庙祠等。然而,陈抟在他所著的《易龙图》的自序中,称自己为“西蜀崇龛人”。

崇龛镇位于潼南区西北边陲,在遂宁、安岳、潼南三市县的结合部,隋代开皇三年(公元年)建镇,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原名隆龛镇,年因避唐玄宗李隆基名讳,改名崇龛。

陈抟(拼音tuán),字图南,号扶摇子,赐号“白云先生”、“希夷先生”,中国道教思想家、哲学家、内丹学家、太极文化传人、养生家,尊奉黄老之学。

唐朝咸通十二年(公元年),陈抟出生于崇龛。少读经史百家之书,《诗》、《书》、《易》、《礼》、《春秋》,无所不通。唐僖宗光启四年(),应召入阙,与僖宗答对自如。僖宗欲留抟在朝中供事,抟辞谢不仕,故赐“清虚处士”。

最让人羡慕景仰的是其内丹睡功,独树一家,为天下第一睡仙。内丹学方面,有《阴真君还丹歌注》、《胎息诀》、《指玄篇》等。在老祖隐居武当山九石岩时,服气辟谷修道二十多年,只是每天饮几杯酒而已。后来移居华山,传说每当他睡觉时,多是一百多天不醒。

后周时期显德三年(公元年),受周世宗柴荣召见,任命为“谏议大夫”,不仕,赐名“白云先生”。

宋太祖元年(),“太祖召,不至”,以示终生不仕之志。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应诏入阙,献济世安民之策“远近轻重”,即“远招贤士,近去佞臣,轻赋万民,重赏三军。”太平兴国九年(),再次应诏入阙,仍表终生不仕之志。太宗皇帝因陈抟儒道学术成就皆显赫,又不求利禄、不贪富贵、与世无争、无声无色,故赐号“希夷先生”。

宋太宗端拱二年()农历七月二十二日,仙逝于华山张超谷石室,享年岁。

陈抟“淹通三教”,独树一帜:传河洛数理,创先天易图,开象数宋门,奠理学基础,善内丹,倡“三教合一”,高卧三峰,两宋之道德文章系于一身,被称为“儒师道祖”。

文学方面,有《三峰寓言》、《高阳集》、《钓潭集》、《诗评》等,著有诗词多首。

佛学方面,有《观空篇》。相学方面,有《龟鉴》、《心相篇》等。文史方面,有《木岩集》等。

同时在书法上亦有建树,留存于山东蓬莱、陕西华山、四川峨眉山、安岳、潼南等地的“福寿”二字和河南龙门石窟之“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石刻题字,别具特色。

潼南油菜花景区在崇龛镇青岗村种植以油菜为主要背景、小麦为配景,直径达米的中国油菜花太极图案。在崇龛镇长寿村种植了长米、宽80米的帆船图案。在崇龛镇白沙村主会场周边种植长米、宽60米的油菜浪花艺术图案,黄色、紫色等错落搭配,蔚为壮观,

按照道家风貌打造太极古镇,新建入口牌坊、风雨廊桥、七层楼观景塔、水池栏等复古建筑,凸显道家文化浓厚韵味,充分体现“巧遇先缘,道法自然”的特点。

在崇龛水库大桥上修建的风雨廊桥,古朴典雅,横卧于琼江河上,全长米,宽5米,共48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270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