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县生态为底产业求绿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9月8日讯(通讯员杨捷灵汤惠芳)生态,是中方县最宝贵的资源、最明显的优势。作为在怀化同时拥有“全国油茶产业示范基地县”“全国生态示范县”“全省旅游重点县”“全省重点林区县”等金字招牌的县城,绿色已然成为中方域经济发展的底色。
多年来,中方县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崛起”的发展理念,在工业经济、实体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发挥与生俱来的“生态”属性,建设以生态工业作为支撑的实体经济,对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对传统支柱产业的生态化改造,因地制宜发展新经济产业。走好“绿色路”、打好“绿色牌”、算好“绿色账”,积极探索以绿为底的产业转型发展之路。
“生态发展和经济建设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中方县委书记姜耀文强调。未来,中方将以“到年率先建成怀化生态中心城市先导区”为目标,坚持“两极一圈”发展战略,助力中方完成“以绿生金”的产业转型之路。
如今,在中方,一个绿色生态、充满活力的新型工业格局已轮廓初现。今年上半年,中方县完成GDP37.58亿元,增长7.5%;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0.9:61.7:27.4;完成工业税收万元,同比增长40%以上;生态工业增长已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增加产业升级“绿”动力
从空中鸟瞰中方工业园区和湘商产业园:道路四通八达,厂房干净整齐,各种货车游走于宽大的工业园区内,卸货装货,输送四方……
随着“多元发展、多极支撑”产业体系的形成,中方在发展新型工业化上也有了新思路。紧紧围绕“两型”社会的建设要求,该县以产业转型为重点,以对接省“”工程和“”行动,扎实推进产业园区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加快建设S省道沿线新型工业化产业带为契机,大刀阔斧地节能减排,大力推进企业技改转产,狠抓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增强转型活力,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和产业技术装备水平。首先,视两大园区为“绿色转型”的主要承接平台,严格“择强选优”和“绿色准入”的原则,从项目引进的源头入手,推行环保评估集中联合论证机制,提高绿色门槛,实行低碳环保评估“一票否决”,形成“绿色产业”洼地。同时,加快企业自主创新、技术改造和节能降耗,主动对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不断探索技术转让、合作开发、人才交流、资源共享等合作新方法,引导企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扩大规模企业。专门成立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投诉中心,对环境问题随报随查,对重点企业实施挂牌保护,树立良好的外围环境。
中方积极打造生态产业链,培育壮大了材料工业、食品工业、印刷包装、机械制造、电力能源等5大绿色主导产业。仅今年上半年,全县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2.2亿元,同比增长7.2%。完成工业技改投入7亿元,同比增长50%以上,绿色经济贡献率达60%以上,“绿色”洼地效应明显。
从“田园绿”到“产业绿”
“我们的葡萄一部分用来鲜售,一部分是送到酒庄酿酒,然后通过线上线下统一销售,到达世界各个地方。这样,既防止了新鲜葡萄的损耗又提高了我们收益。如今我们的葡萄既能鲜食又能做菜还能当酒喝,拉出哪一样都能卖钱。”9月4日,在中方县桐木镇黄松坳村,正在忙着给游客打包葡萄的果农潘仁明乐呵呵地说。
好生态催生好产业。近年来,中方县立足丰富的绿色农业资源,抢抓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契机,坚持向绿水青山要发展,向生态环保要效益,强力推进传统庭院经济向农业产业化、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实现了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互促互利的良性循环。通过推广低碳技术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形成了优质稻、油茶、果蔬、中药材、工业原料林、优质畜禽、水产养殖等7大优势特色产业基地,明确了以油茶、蔬菜、葡萄味骨干的三大产业发展目标,因地制宜地提出了“三区六带”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思路,发展了一批竞争力强、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业产业,培育和壮大了一批起点高、效益好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作,为万千群众打造了一座家门口的“绿色银行”。并通过举办“桐木刺葡萄节”“龙场杨梅节”“石宝金秋梨节”等特色农产品节庆活动,给农产品注入文化内涵,以龙头带动产业集聚,着力推进规模化生产。
该县还以绿色农业为支撑,将生态农业建设与休闲旅游结合起来,全力扶持观光农业发展,开发种植、养殖、采摘和“农家乐”等农业旅游项目10多个,初步形成了以观光生态农业开发基地为主体的“生态游”、以体验乡村生活情趣为主的“农家游”、以展现现代农业技术为主的“科普游”、以休闲农庄为主体的“度假游”、以采摘体验为主的“果园风景游”等5大类农业旅游产品,推动农业从一产业向三产业转型升级。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农业产业建设,扶持发展农业生态庄园,将简单生产农庄建成集生产、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庄园。
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上升到了67.97%,全县畜禽、粮油、茶叶、葡萄酒、中药材、果蔬类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家。今年上半年,新增专业合作社10家、家庭农场8家、休闲农业主体8家;实现旅游接待23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万元。
据了解,近五年来,中方共推进了个项目的技改升级和转产转业,签约了32个新材料生产项目。全县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同比下降6%,规模万元增加值用水量降低率同比下降了6%,“绿色企业”逐渐唱响主角。
在果业生产中,该县突出有机化、绿色化的管理模式,在果业生产中推行“猪—沼—果”的生态绿色产业链条。年该县新建改建2个万头生猪小区、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3个头种猪扩繁场,新增存栏畜禽48万头(只),年产畜禽肥28万吨,全部用于果业生产;同时,鼓励县内5个有机肥厂扩大产能达1.6万吨,支持外购有机肥4万吨;推广果园种草2.5万亩,引进树枝粉碎发酵还田技术,实施秸秆还田22万亩,使全县万亩果林地实现了有机质稳步提升。该县忠定果业合作社的余亩苹果园是该县建设生态绿色果园的标准版,合作社社员在果业生产中不用化肥、除草剂等化学制品,全部施用有机肥和生物防治虫害,这种生态果园生产的苹果几乎全是直径在85毫米以上的特优果,社员的苹果最好时一个卖10元还供不应求,亩收入最高达到5万多元。
该县还依托果业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把观光果业当作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目前全县已初步形成黄豆井酥梨、山东庄冬枣、七级樱桃、北景苹果、代村江石榴、西祁葡萄、大嶷山有机蔬菜等30余个观光农业标准化园区,截至目前,已吸引2万余名游客前来观光,使“养眼的田园绿”变成了农民心目中“养财的产业绿”。
构建智慧“生态”产业圈
8月27日,随着惠农网正源码溯源系统在桐木镇种植大户中普及,当地的果农感受到了一次线上销售的新体验。“不用上街吆喝买卖,不用反复强调我这是真的‘湘珍珠’,刺葡萄下了架就直接打包上物流车,我们在家门口就赚到钱了。”果农唐绍华喜笑开颜。通过网络销售,他家一天就卖出刺葡萄斤,实现销售金额1.05万元。成为该县推进中方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精彩画面之一。
近年来,依托区位独特、交通便捷、旅游资源富集的优势,中方紧紧把握列入全省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的契机,大力创建电商创业园,完善县域物流配送体系,促进商贸物流业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积极构筑怀化商贸物流中心桥头堡,并以文化旅游业的繁荣来聚集人气、激活商气,将第三产业培育成为具有强大内生动力的战略性支撑产业,以优质的服务呈现第一手的“绿色”。出台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实施意见》,成立了电商扶贫联席会议制度,建成了由政府牵头的集“线下产品展示,线上产品交易”为一体的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天猫雪峰源、十八道农业等多家企业入驻园区。同时,依据境内资源优势和贫困乡镇村院落分布情况,积极对接阿里巴巴、德一民生、云上优品等国内电商知名企业,合理搭建网络销售服务平台。并通过组建电子商务服务中心,按照“龙头企业+服务中心”的电商人才“基地孵化”培育模式,开展专家讲座、基地培训、外出考察,确保每个学员能熟练掌握物流、采购、支付等关键环节应用技术,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在加快物流聚集区公共基础设施和产业设施建设中,中方全力推进了竞博钢构钢材交易市场、中龙建材交易市场等一批带动性强的重点贸易市场发展,为中方的三产发展注入新的血液,“买全球卖全球”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中方县积极对接“一极两带”,围绕融入张吉怀精品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的目标,借助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大湘西文化旅游协作区、大桂林旅游圈和怀化“三古”旅游节等旅游区域协作平台,全面挖掘和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大力推进了“互联网+”旅游产业,精心打造了荆坪文化古村、黄溪瀑布群、康龙原始次森林、桐木葡萄沟等精品旅游品牌,全面实施了包括百年老藤农家乐、荆坪舞阳山庄在内的星级生态休闲农庄(农家乐)创建活动,并强势推进了配套设施和服务产业的同步跟进,引得颜庭酒店、中方食堂、华丰超市等一批商家强势入驻。与此同时,该县还以突出乡村旅游发展为重点,采取PPP等多种模式,通过举办刺葡萄文化旅游节、山地车赛等主题等活动,扩大中方在周边的旅游影响,引进战略投资者,把生态文化旅游打造成县内战略性支柱产业。
一个欣欣向荣的“绿色”中方正跃然而出。
[责编:汤惠芳]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2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