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山脉的记录及龙脉之昆仑三龙南龙北
大家好,我是头条小蜗,今天我们继续聊《史记》的故事。
话说大于治水,是先从壶口这个区域来开始治理,将龙门,还有处于龙门之上的孟门用“导河积石”的方式,解决了黄河中游河道过窄、过浅的问题,又将渭水与黄河连通,全程贯彻的思想就是“疏”的原理。
任何成功的背后,肯定都有着巨大的付出。在大禹治水的典故中,有人说大禹“三年过家门而不入”其实在《史记》里记载的是“居外十三年,过家门而不敢入”这完全是两个意思的表达。大禹治水完成的时间就是十三年,鉴于治水的压力,和浩瀚的勘测治理工程,治水的事情大家都知道,然而勘测又是什么?
据《史记》载“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就是说在大禹治水之前,有很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对各地的地形脉络进行勘测,以制定治水的方案和具体的细节,对地理山脉整理测绘,以便于实施“疏”的方案。说到地理山脉,就又不得不提起《贡禹》,司马迁在夏本纪里,大部分的内容,都是引用于这本书。据《禹贡》内记载为“随山刊木”。
虽说对这件事的描述有轻微差异,但是内容却差异不大,其中“山”字,代表的不单单是山,而更多的是指山脉。对于我们现代来讲,大家都知道,我国名山众多,高大雄伟的山脉按照不同走向构成了中国地形的“骨架”,并形成许多山系。如著名的大山脉有:喜玛拉雅山、昆仑山、天山、唐古拉山脉、秦岭、大兴安岭、太行山、祁连山、横断山等,虽说在大禹时期的九州之地,没有像现在这样范围那么大,但是中原地区,山脉也是有很多的。
在古代,对中国的山脉分类,有“三条”“四列”之说,
第一列:“导岍及岐,至于荆山(在今陕西),逾于河。壶口,雷首,至于太岳。柱、析城,至于王屋。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这是北条,即渭河、黄河北岸。
第二列:“西傾、朱留、鸟鼠至于太华;熊耳、外方、桐柏、至于陪尾(在今山东)。”这是中条,即汉江、淮河和渭河、黄河的分水岭。
第三列:“导家,至于刑山(在今潮北),内方(即嵩山)、至于大别。”这是中条支脉,相当于汉江、淮河与长江的分水岭。
第四列:“岷山之阳,至于衡山;过九江,至于敷浅原(疑为庐山)。”这是南条。
这就是古代对地脉、地络大致划分,最早在《史记》、《汉书》中出现了这个名称,但是最终三条、四列的书法出现在《尚书》之中,在宋代有个大文人,叫苏轼,再有一本《书传》载“随山者,随其地脉而究其终始,地之有山,犹人之有脉也。”
而在《禹贡》中出现的“随山刊木”,虽说和山及山脉有关,但是并不是我国山脉学的起源。有一个专业的地质学家,翁文灏就对此发表过论述。他说:“此条列脉络之说,实皆后人所解释。《禹贡》原文,初无此说。其殆列怨洽水所经之重要山名,而未必定有脉络之意软。就山势言之,则桐柏、大别,显相连贯,何以分隶二列,岷山、衡山,若风马牛,何能合为一条,以何标准,未易言也。(《维指集·中国山脉考》)
《禹贡》导山中的“随山刊木”一句,这个描述的更多的是大禹治水前的准备,因为到处都是洪水之患,民众多选择高点居住,也就是到山上开始建房子、定居,所以随着山脉而不断疏导水患,首先解决掉高处的田地。在山脉开始,有可以察地势高低的规律,掌握河道整体的脉络。
《禹贡》导山虽非我国山脉学说的起源。但在我国地理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地理脉络观念发生甚早。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但具体对山脉的研究并没有深入。对于山脉的研究,一直到了唐朝才开始,但是也不是针对性的研究地理,而是研究的天文历法,这个人就是《大衍历》的创始人僧一。
而且在唐代后,随着堪舆的传说颇盛,对于山河脉络开始与风水相连,中国自古就有传说,如龙脉、南龙、北龙这么一说,在现代小说中,也是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字眼。而这些可能都起源于《龙经》。
杨益《龙经》谓:“昆仑是天地骨,四肢分出,南北东西四派,唯有南龙入中国。”历宋与明,遂有昆仑三龙之说。北龙夹河之北;南龙抱江之南;中龙介乎其间。其说以明王士性为代表。
明朝的地理学家徐霞客,更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说明了三龙与风水之关系。而到了清代,扩展为葱岭三干之说,其中就以魏源为代表人物,强调两山之间必有一水,两水之间必有一山。是以就根本观念而言,由分野之说,一变为堪家言,又一变而为纯粹地学。
对于脉标准而言,《禹贡》可以认定为最初的标准雏形,是山脉研究的启蒙,让世人对山脉有了一定的认知,而后脉络的划分,逐渐以分水岭为最重要之根据。这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演变的必经阶段之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1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