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诗书画印皆擅的大师赵之谦的楷书对联去
文房四器,砚之外,笔、纸、墨多是消耗品,即使宫廷内府中物,也都属使用的,作纯装饰用者极少。
网络图片赵之谦
然而,此三物中,尤其是墨,着意附加艺术的元素,不计工本地饰以金银,点以珍珠,着朱衍翠,极尽华贵,从而演化为实用外足可递藏观赏的文玩。以我有限的见识,观玩且贻于友朋非仅实用的礼墨,滥觞于乾隆,之后则蔚然成风,这也是嘉庆、道光后一道特别的风景。
清赵之谦楷书对联
礼墨有外观奇美而质佳者,也有金玉其外,败絮其里者,前者可实用,后者则伤砚、伤笔、伤神。此八仙中人物张果老,墨高23厘米,巨品。
满身泥以真金,又点缀石青、石绿,工艺精妙,造型别致,光彩夺目,一派富美气象,乃晚清不可多见,且传世极少之品。
网络图片礼墨
惜墨之保存,干不得、湿不得,碰不得、娇气十足,不逊贾府林妹妹,故美术馆开幕时陈列不多日,即回库房静养矣。
清赵之谦楷书对联
对联作为书法的一种形式,要早于立轴。据记载,宋代的陈抟就书写过“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的对联,这算得上是开山鼻祖了。
但是纸本对联的隆兴,当在明中期。这与纸张生产的大幅化,及明式房屋的厅堂设计和陈式有关。厅堂主座的背壁上,务必要张挂大画轴,左右两侧则张挂对联的上下联,甚至有分挂二三副者。
网图文房四器
字画的主题及珍贵程度,往往要与主人地位身份相称,而且是时常要更换的,这可是主人的门脸。客人来了,先瞻观书画,有文化,也有了话题。
所以到民国营造的中式房屋里,还保留了这种格局。以往的对联,存世量多多,而现今则近式微,艺术的装帧形式,都还是跟实用相关。
清胡开文制张果老礼墨
这是清代诗书画印皆擅的大师赵之谦的佳作,去些娆佻,多些涩重,魏碑里能读到颜真卿法书的风骨。
记得是年由拍场竞得,当时,炒作之风未炽,三万二拍得,加百分之十佣金,总计三万五千二百元。如今的佣金也涨了许多,水涨船更高了,一哂。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2204.html